學會活動 Events

  • 營養介入運用於睡眠障臨床治療,找出失眠治療的新利基!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於2017年的調查結果,全台慢性失眠盛行率為11.3%,大約10位民眾就有1人深受慢性失眠之苦。而為了解決失眠問題,國人依賴鎮靜安眠藥物的情況也很顯著,根據衛福部健保署統計,2021年申報健保安眠藥使用突破10.5億顆,相當於每5人就有1人吃安眠藥。

     

     

    「睡眠障礙與營養介入臨床應用」於113年8月25日進行,吸引逾150名醫療專業人員在週日上午上線學習,開場主持人台大醫院精神醫學部心身醫學科陳錫中主任從「失眠大數據」帶領參與者進入主題,國人一方面依賴安眠藥,一方面也很害怕使用安眠藥,因此有不少人就會尋求市面上許多訴求讓人一夜好眠的保健品或者新興睡眠科技產品。本場講座透過對非藥物治療方案的實證研究及臨床經驗討論,找出失眠治療的新契機,找到擊敗失眠的新利基。

     

     

    講座由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精神科暨睡眠中心主任李信謙副教授分享「睡眠障礙的營養介入: 實證與試驗經驗談」。李主任為國內投入睡眠研究之權威,由於保健營養品相較於藥物之副作用較低,故大眾的接受度較高,但其效果仍有許多問號。李主任整理了許多與改善睡眠障礙相關的實證研究結果,並一一解析;相較於藥物臨床試驗,保健營養品之研究再現性有其限制,源自於收案標準、主客觀效果結果評估及試驗商品之品質,不似藥物或一般疾病容易定義,因此在考慮營養補充品作為失眠改善之輔助時,仍應注意其有無研究實證支持及試驗之品質。

     

     

    李主任特別提到在美國很普遍的失眠營養品─褪黑激素,近年來在美國因為幼童誤食褪黑激素的案件顯著增加,且造成嚴重副作用的情況不在少數,因此美國眠醫學會特別提醒,若要使用褪黑激素應與專業人員討論使用時機與劑量才是適當的作法。

     

     

    第二部份的演講由銘傳大學諮商臨床與工商心理學系 蕭帆琦助理教授主講「失眠認知行為治療 (CBT-I)」。認知行為治療雖然較少被民眾所認識,但其實已有大量實證研究證實了CBT-I用來改善失眠的效果,優於藥物介入,且效果持續時間更長。蕭教授在演講中介紹了CBT-I的架構,詳細說明理論機制、治療內容及治療效果,同時也比較了簡短版CBTi(BBTi)與CBTi的差異。

     

     

    蕭心理師的演講引起與會者高度的興趣,對於如何尋求認知行為治療之資源與如何利用日常生活調整來改善睡眠時間,紛紛提問。針對此類資源,蕭老師建議如需轉介可上「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及「銘傳大學睡眠實驗室」網站搜尋相關認證之專業人員資源。

     

     

    講座第三部份由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身心醫學科鄭映芝醫師,以其在臨床上幫助患者改善失眠問題的經驗來分享。面對失眠問題,鄭醫師強調需要與醫師好好討論,找出真正的問題,才能對症下「藥」,而這個「藥」是否需搭配或輔助營養或其他生活型態的改變,仍是仰賴每個人不同的失眠原因。鄭醫師也針對常見的失眠保健營養品進行文獻探討,包括:番紅花、GABA、褪黑激素、色胺酸、鎂、葉酸、B群等等。,對於營養介入用於改善睡眠改善,挑選有臨床實證支持的營養品,並且攝取到足夠的劑量,是鄭醫師提醒的二大基本原則。

     

     

    講座最後由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廖俊惠主任主持綜合討論,與會者針對營養品、較新的助眠藥物,與常用的鎮靜安眠藥物之輔助使用及替代轉換議題,熱烈討論,與會的陳主任、李主任及鄭醫師也大方分享自己的臨床經驗來交流。而對於睡眠科技產品,如睡眠腕錶、光照儀等等,蕭心理師也提出可作為輔助紀錄睡眠習慣及調節生理時鐘的用法建議。

     

     

    透過本講座中跨專業的交流,相信提供了許多對於睡眠障礙的不同治療知識,期待專業人員更有機會能協助受苦於睡眠障礙困擾的人們,找出多元治療介入組合,更有效的治療效果,一起共同努力減少鎮靜安眠藥之依賴,減輕睡眠障礙對個人和社會經濟的負面影響,找回好眠人生。

     

    ★歡迎追蹤本會官方臉書專頁,掌握本會最新活動動態★

     

    撰稿者:秘書處

     

    審稿者:秘書處

    Posted on 2024-08-26Share this:

loading calendar ...

聯絡我們 Contact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