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者:陳惠婷(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身心介面研究中心 研究護士/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 碩士生) 這是第一篇針對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對兒童青少年之ADHD的整合分析。 Om [‧‧‧‧‧]
地中海飲食(Mediterranean Diet)是地中海周圍國家傳統的飲食方式,在大腦精神疾病的預防與改善方面扮演重要的角色。近來,越來越多的飲食介入 (diet intervention) 研究證實了這樣的飲食型態不止在心血管疾病及代謝性疾病的預防與治療上扮演重要的角色,對於大腦精神疾病(如憂鬱症)也有相當的助益。2015年美國的研究Martha Clare Morris指出,以地中海 [‧‧‧‧‧]
撰稿者:林邦彥(台中中國醫藥大學老化博士學位學程 博士候選人) 在這個病例對照研究中共檢測了16位健康控制受試者和17位週產期憂鬱症婦女(PND)的血液樣本,檢測項目包括PUFAs多元不飽和脂肪酸(n-3的 DHA/EPA及n-6/n-3比值)和發炎細胞激素 (CRP, TNF-α, IL-6, IL-10) 的濃度,以了解 [‧‧‧‧‧]
撰稿者:谷大為(中國醫藥大學北港附設醫院身心內科主治醫師) 各科醫師常常會遇到病人詢問:「醫師,我為什麼會得OO病啊?」許多疾病的成因已經比較明確,但像是癌症、失智症、憂鬱症等,至今,成因仍很難一言以蔽之,有的時候,醫師可能會嘆口氣說「這個問題很複雜,是許多原因加在一起造成的」,而這「許多原因」,以憂鬱症來說,又可能可以分為先天的、後天 [‧‧‧‧‧]
撰稿:林羽嬋(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 碩士生) 審稿:簡毓娟(MBI-Lab 研究助理)& 張蕙芝(MBI-Lab 博後研究員) 最新的研究發現晝夜節律失調、免疫功能障礙、神經變性、氧化壓力皆與重度憂鬱症(MDD)有關,而褪黑激素(melatonin)在晝夜節律調控扮演重要的角色並與睡眠息息相關。憂鬱症病 [‧‧‧‧‧]
撰稿:林羽嬋(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 碩士生) 審稿:簡毓娟(MBI-Lab 研究助理)& 張蕙芝(MBI-Lab 博後研究員) 日本富山大學Kei Hamazaki教授的研究團隊與台灣身心介面研究中心(MBI-Lab)長期在研究上有所交流與合作,此次由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邀請前來分享日本大學生魚類攝 [‧‧‧‧‧]
整理者/林羽嬋(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 碩士生) 由學會主辦且甫落幕的「第七屆身心介面國際研討會」中很榮幸邀請到加拿大University of Toronto 的Richard Bazinet教授進行精彩的大會演講,主題是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在大腦研究中的最新進展 ( [‧‧‧‧‧]
撰文者/林羽嬋(中國醫藥大學生物醫學研究所 碩士生) 美國心臟協會最近進行了自2003年以來的首次修訂,將高血壓的定義自140/90 mmHg調降到130/80 mmHg,這也使得美國符合高血壓定義的人口 [‧‧‧‧‧]
Copyright © 2015 TSNPR 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