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6
2022-06-06
2022-05-04
2022-05-04
2022-04-05
2022-04-05
2022-03-10
2022-03-10
2022-02-09
2022-01-13
2022-01-13
2021-12-14
2021-12-14
2021-11-04
2021-11-03
2021-10-05
2021-10-04
2021-09-02
2021-09-02
2021-07-29
2021-07-29
2021-07-02
2021-06-02
2021-05-05
2021-04-09
2021-04-06
2021-03-09
2021-02-04
2021-02-03
2021-01-15
2021-01-15
2020-11-19
2020-10-06
2020-10-06
2020-09-02
2020-09-02
2020-08-05
2020-08-04
2020-05-28
2020-05-27
2020-04-29
2020-04-29
2020-04-15
2020-04-14
2020-03-09
2020-02-19
2020-02-19
2020-02-19
2020-01-14
2019-06-11
2019-06-11
2018-08-15
2018-08-15
2018-07-19
2018-07-19
2018-06-15
2018-06-15
2018-05-15
2018-05-14
2018-04-16
2018-04-13
2018-03-14
2018-03-14
2018-02-13
2018-02-12
2018-01-17
2018-01-15
發炎的身,禁錮的心:談免疫系統與身心疾病 (台中場) 圓滿結束
由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所主辦的發炎的身,禁錮的心:談免疫系統與身心疾病講座 (台中場) 於4/10圓滿結束~ 本次講座有將近50位內科醫師、營養師、精神專科醫師、藥師、護理師等專業醫事人員前來參與此一跨領域的
.. [more]學會講座前進澎湖-Omega3在身心疾病之臨床應用
學會首次來到澎湖,當天有近40位的精專、家醫、心臟、內科的醫師、護理師等專業醫事人員前來參與此一跨領域的對話! 首先,由澎湖醫師公會理事長張維仁醫師開場,理事長表示很開心學會特地從台灣本島至澎
.. [more]TSRNP第二屆第7次理監事會議 圓滿落幕!
感謝熱誠無私付出的第二屆理監事們,在兩年的疫情中仍舊督促學會各項工作的推動。在任內最後一次的理監事會議裡,大家非常開心能面對面的討論交流。理監事們表示即使交棒,也將會持續愛護與支持學會! 本次會議採實體與線上同步
.. [more]【會員投稿】地中海料理之味覺魔法棒/在地香料篇
先前介紹了地中海飲食中各式主題的介紹 (新手入門篇、蔬食篇),這次為大家腦補一下在料理上如何使用在地的天然香料為料理施展魔法,為自己帶來好心情。一般來說,香料其中一項最重要的益處就是抗氧化的效果,能幫助大腦對抗造成傷害
.. [more]《別讓孕婦不開心》台中場講座 熱烈迴響,精彩落幕!
由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所主辦的《別讓孕婦不開心》講座在台中圓滿落幕,本次講座有將近50位婦產科醫師、營養師、精神專科醫師等專業醫事人員前來參與此一跨領域的對話! 首先,由第三十一屆台灣精神
.. [more]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110年 第二屆 第二次會員大會 圓滿落幕!
依照主管機關內政部規定,110年第二屆第2次會員大會因疫情延宕至12月26日於台中裕元花園酒店四樓會議廳召開年度會員大會。截至109年底,會員總數為181人,有效會員為47位,具投票資格為44人。本次會議實際出席人數1
.. [more]研究顯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 (ADHD) 與omega-3脂肪酸 (DHA (docosahexaenoic acid) 和EPA (eicosapentaenoic acid)) 缺乏有一定相關性。之前的研究發現ADHD的嚴重程度與omega-3脂肪酸缺乏的嚴重程度有相關。 臨床研究也顯示ADHD孩童如果接受omeg-3脂肪酸的補充治療,將可以改善其臨床症狀與認知功能。ADHD與Omega-3脂肪酸的缺乏與許多生物系統 (如免疫系統、下視丘-腦垂體-腎上腺系統 (HPA a [‧‧‧‧‧]
多元不飽和脂肪酸 (PUFA) 作為神經元膜的結構成分,通過抗炎、抗氧化和能量代謝途徑進而表現出保護神經的特性。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omega-3因飽含PUFA而有助於對抗認知退化並改善憂鬱。然其究竟如何影響大腦抑或透過調節相關腦區之間功能性連結改善憂鬱症狀至今尚不明確。 靜息態功能性磁振影像 (resting-state fMRI, 簡稱rs-fMRI) 是一種腦功能性影像技術,受試者在不進行任何作業的休息狀態下,透過動態功能性掃 [‧‧‧‧‧]
COVID-19自前年新春爆發以來,在經濟、社會等多方面都影響世界甚鉅,截至目前全球已有超過三億人確診,五百多萬人不幸死亡。各國紛紛頒布配戴口罩、維持社交距離到限制外出等政策應對,政策的實行與環境變化都不可避免的影響了人民的日常生活。隨著大型研究的發表,人們對於疾病的傳播、病毒變異及疫苗的施打效益都有更多的了解。而除了生理上可能患病,心理上的健康狀態也是需要重視的一環,隨著媒體資訊的傳播管道多元且快速,究竟長期對心理健康所產生的影響又是如何?相信是值得被探討與關注的議題。 [‧‧‧‧‧]
早在七十年前,已有兩位皮膚科醫師約翰.H.斯托克斯 (John H. Stokes) 與唐納德.M.皮爾斯伯里 (Donald M. Pillsbury) 觀察到腸胃不適、焦慮憂鬱、痤瘡等皮膚症狀,常一起出現, 他們推斷:情緒狀態可能影響了腸道菌叢,而痤瘡患者常有胃酸不足問題,導致腸道菌失調、大腸細菌擴展到小腸、小腸細菌過度增生、腸道滲透性異常增加,導致全身性與皮膚發炎; 嗜乳酸桿菌 (Lactobacillus acidophilus) 可能是有效的療法。近年研究也確實發 [‧‧‧‧‧]
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
Taiwanese Society for Nutritional Psychiatry Research
地址:台中市北區育德路2號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精神醫學部
Add:No.2 Yu-Der Rd., Taichung, 404, Taiwan
Copyright © 2015 TSNPR 台灣營養精神醫學研究學會 All rights reserved.